荸荠的读音?
荸荠的读音是:bí qí。荸荠,又称荸荠、马蹄、莕菜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莎草科马蹄草属。荸荠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是一种常见的蔬菜。荸荠的外形类似于马蹄,故而得名马蹄。荸荠的主要产地有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荸荠的外观特征是:根状茎粗壮,长约10至20厘米,表面黄白色。
荸荠 :bí qí 又名“马蹄”、“地栗”。单子叶植物,莎草科。多年生水生草本。生长在沼泽或浅水中,茎秆丛生。地下有匍匐茎,顶端膨大成扁圆形块茎。块茎富含淀粉,可生食或熟食,也可提取淀粉或供药用。呵呵,字典上查的!
俗称马蹄,又称地栗马蹄 蒲荠(浙江柳市、安徽芜湖,荠的发音和国语相同)、果子(安徽无为)、乌芋、地栗、地梨、苾荠、通天草[浙江杭州]、孳... 俗称马蹄。
bí qí。荸:生母b;韵母i,读二声。荠:生母q;韵母i,读二声。荸荠按球茎所含淀粉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水马蹄类型,球茎顶芽尖,脐平,富含淀粉,肉质粗,适于熟食或提取淀粉用,如苏荠及高邮荸荠等。
荸荠读音为bí qi 荸荠又名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地梨,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扁圆形,上面尖,表面光滑有光泽。
yě bí qí “野”,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ě,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马蹄读音?
蹄:tí ㄊㄧˊ。从足、帝声。花下萼结果实(子)之所在是帝之范式。足、帝两范式叠加。足之起主要作用之所在是蹄之范式。
“荸荠”的拼音是bí qí,有时也发音为bí qi。2. 荸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栽培于低洼地带。它的地下茎呈扁圆形,皮色赤褐或黑褐,肉质白色,既可作蔬菜也可当水果食用,同时也是制作淀粉的原料。3. 荸荠在古代被称为凫茈,又名乌芋。在现代,某些地区又称它为地栗或地梨。
荸荠两字的读音解释:荸荠,汉语词汇,用于表示这种植物的名称。其中,“荸”字读作“bí”,这个音节在发音时,注意声母为b,韵母为í,声调为第二声;“荠”字读作“ji”,同样需要注意声母和韵母的正确组合,以及正确的声调。这两个字的组合,就构成了荸荠这一植物名称的正确发音。
马蹄,读音mǎ tí。荸荠,读音bí qí。荸荠是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为野生类型和栽培类型2个大的类型。荸荠古代多作水果食用,荒年则被人们用来充饥,明代王磐、王鸿渐都有文说此事。“荸荠”俗称“马蹄”,这是广州方言中对荸荠的俗称,而这一称呼又是古代闽、粤方言的“遗传”。
荸荠的读音为:bí ji。荸荠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名称的发音对于许多人可能不太熟悉。荸荠的名称中的“荸”和“荠”两个字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个独特的读音。它的读音并不复杂,只需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调。荸荠的“荸”字,其音与“比”相近,而“荠”字的发音则与“齐”相似。
荸荠读音?
这个汉语词语的读音为bíqí。荸荠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本产于中国,广布于全世界。 这个汉语词语的读音为bíqí。
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蔬菜食用。古称凫茈(凫茈),俗称马蹄,又称地栗,因它形如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
荸荠这两个字的读音是[bí qi] 。荸荠,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荸荠本产于中国 ,广布于全世界,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
荸荠的读音是bí ji。荸荠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名称的读音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第一个字是“荸”,读作“bí”,这个字在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植物名称中经常出现。第二个字是“荠”,读作“ji”,这个字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但在植物名称中通常表示某种植物的名称。
[bíqi]我小时候常生吃,但现在有人说里面有寄生虫,所以最好熟吃吧。
bí'qí【口语】:马蹄、果子、白地栗、燕尾草、芽菇、莆萱、莆萩、黑三棱、芍、乌芋、莳菇、葱藕(闽南语)、薯葱(潮州话)、蒲青(重庆话)、浮须(渝东。
荸荠怎么读音
荸荠读音:bí qi
荸荠,是莎草科荸荠属植物。
匍匐根状茎瘦长。秆多数,丛生,笔直,细长,圆柱状,高40至100多厘米,直径2至3毫米,灰绿色,光滑,无毛,有横隔膜,干后秆的表面现有节,兼有许多纵条纹。叶缺如,仅在秆的基部有2至3个叶鞘;鞘淡棕色,光滑,无毛,膜质,抱茎,鞘口斜,顶端急尖,长7至15厘米。
小穗圆柱状,长2至4厘米,直径约3毫米,苍白微绿色,基部的一片鳞片中空无花,抱小穗基部一周,有时还有短鞘,其余鳞片全有花,松散地复瓦状排列,宽长圆形,顶端圆形,长5至6毫米,宽约4毫米,边缘为宽干膜质,顶端边为狭干膜质,中脉不大明显;下位刚毛7至8条,比小坚果长一倍半;有倒刺;柱头2。小坚果扁双凸状,长2毫米,宽1.2毫米,平滑,顶端不缢缩,黄色,表面细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扁,狭长三角形,不为海绵质,基部具不明显的环,环的质地与小坚果相同,只色泽较淡。花果期5至10月。
生长环境
荸荠性喜温暖湿润,不耐霜冻,常生长在浅水田中,荸荠在生长前期需要高温及长日照,如萌芽适温为15至20℃,分蘖分株最适温为25至30℃,而在生长后期,缩短光照时数(宜少于13小时)能促进球茎形成,较低温度(20至25℃)也有利于球茎膨大。土壤则以土层浅薄,pH6至7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宜。
分布范围
在我国分布于江苏、广东、海南。
生长习性
荸荠生长期在140至200天。球茎可在土中越冬,到次年春季以顶芽抽生不明显短缩茎,基部茎节向下产生细长须根,入土约20至30厘米,向上产生时状茎(管状茎),并不断分蘖,形成母株。其侧芽则向四周抽出3至5条匍匐茎,伸长至10至15厘米后,其顶芽向地上抽生叶状茎,形成新的分蘖及次生分蘖可达30至40株,处暑至白薅(在我国杭州为9月下旬)停止分蘖,后期则于匍匐茎顶端形成新的球茎。同时在秋季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地上茎也停止生长,自分株中心抽出花茎,顶端形成具多花的穗状花序白露前后达盛花期。小坚果灰褐色,倒卵形,在寒露至霜降成熟,通常不易发芽。
主要价值
荸荠是我国的特色蔬菜之一,通常以地下膨大球茎供食用,可以生食、熟食或做菜,尤适于制作罐头,称为“清水马蹄",是菜馆的主要佐料之一;并可提取淀粉,与藕及菱粉称为淀粉三魁,性寒滑,味甘凉,能益气安中。同时地上部的管状叶状茎具有止渴、解热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