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什么意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佛经中充满禅意的一句偈语,它是我国唐代高僧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语中的一句,四句偈语完整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明镜亦非台 菩提偈 [作者] 惠能 [全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坛经》。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原文解释:这个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出处: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原文白话释义: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惠能大师菩提偈的其他三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是,菩提本来就不存在,没有形体和器物可以代表。正如明镜并没有台座可以支撑,本没有外界的因素会污染和干扰,本身就是清净的。
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全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译文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前面一句讲的是修行的三层境界:修行之初,六根不清,受贪嗔痴慢疑困扰,看事物无法超脱表象,“看山是山”;修行有悟,自性觉醒,褪去世俗观念束缚。
意思是:本来就没有菩提树,到哪里染上尘埃?该句出自六祖慧能作的《菩提偈》其三。**原文内容为:菩提本无(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白话释义: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菩提从种子到种子,明镜从色相到色相。从来至去,始去方来。根本无异亦无无异。那来的那么些斑斑点点呢。 菩提从种子到种子,明镜从色相到色相。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释义: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节选自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后两句,基本意思是:某处地方原本空无一物,又到哪惹来尘埃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将其理解为: 菩提是个觉悟,哪里有什么树可言,心如明镜一般,又哪里来什么台;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又何来惹尘埃一谈?
菩提本非树全诗是什么哲理?
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意思: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该句出自六祖慧能《菩提偈》其三。原文内容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本来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出自《六祖坛经》。这个说来话长了。这个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当年刚入佛门修行时,他的师父出题让他们写一首偈语来阐述自己对佛法的领悟,于是大师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赏析: 缘自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子流传虽广,但非常有可能是后人改动过了。
菩提本无树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
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出自——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菩提偈》。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谢问、菩提本无树、解识人的这颗心、心是人决定的动力、.有缘智者看明白了世间、凡夫人所追求向望一生所为爱情、除了互相利用互相伤害结果、有缘智者用。
完整的应该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来自一个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个寺中修行,后来方丈要选择接替他的人,就把这两个人叫来,让他们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诗)。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后慧能大师依照此诗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以免惹尘埃.---菩提和明镜是修道的境界,原文是说,修道到了一定的境界,身若菩提树,不为凡事所困,心如明镜不受俗尘所扰,要不断的审视自身,以免又为尘世所束缚。是一句教人修道的话。
菩提本无树什么意思
大概意思是:我虽然无意去招惹人世的杂物,可人世间的杂事杂物,就如同尘埃一般,会随风飘来飘去,又偏偏,你不沾惹,它却随风而至我的身边。
人世烦扰,本来就求一净土而已,不愿招惹是非,静心安坐一人。可惜,这人生在世,许多东西不是我们想与不想就可以要或不要。只求能安安静静的、心无杂念的做人。
这句话是化用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扩展资料
原文:菩提偈
【其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其三】菩提本无(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四】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白话译文:“菩提”,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佛的境界。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
【其一】本来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其二】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其三】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其四】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作品赏析: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
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神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
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首偈,也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该偈亦见于敦煌写本《坛经》,但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当属衍文。特别是前两句,虽调换了“身”、“心”二字的位置,实际也是重复神秀的话,不应视为惠能的思想。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郭朋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
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 其实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看来郭朋还需进一步破执。
第四首偈,见于《大正藏·坛经》,着重讲修行方法。《坛经》第三十五节,惠能引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接着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坛经》第三十六节说:“若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
《坛经》第五十二节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三节又说:“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反复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这是惠能教导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能达到目的。
作者简介:惠能(638—713),俗姓卢氏,三岁丧父,家境艰贫,稍长以伐薪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二十四岁时,惠能辞母出家,前往湖北黄梅东山寺参拜五祖弘忍大师。初为行者,随众劳役,踏碓舂米。后因书写了得法诗偈而备受弘忍赏识,嘱付衣法,成为禅宗六祖。因当时佛教内部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险,最后藏迹于猎人群伍之中,隐居十五年。
弘忍入灭之后,惠能才开始传法受戒。此后演化佛法三十余年,弘法度众无数。武则天、唐中宗闻其名声,多次敕书征召入京,惠能皆以老病相辞,竟不奉诏。713年(唐玄宗先天二年),惠能赴新州入灭,时年七十有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提偈